台灣學習教育網-專業的學歷教育機構

標題: 誰說垃圾和三俗就是“老百姓的需求”? “氾娛樂化”反思② 道德 受眾 傳播者 [打印本頁]

作者: admin    時間: 2018-9-14 14:26
標題: 誰說垃圾和三俗就是“老百姓的需求”? “氾娛樂化”反思② 道德 受眾 傳播者
在網絡空間裏,以“受眾有需求”為借口去縱容、迎合甚至鼓勵惡俗趣味,其實是走進了某種認知誤區。舉個極端的例子,很多人都有可能受到毒品的誘惑,但你能鼓勵制毒、販毒和吸毒行為嗎?在大多數國傢和地區,這都是受到嚴厲的法律制裁和道德譴責的。
去年6月份,有人曾經語驚四座:噹前國內市場垃圾電影多,原因是垃圾觀眾太多。此言一出,隨即引發了巨大爭議。把電影不好的責任推到觀眾身上,這種掃因顯然是因果倒寘。事實上,恰恰是因為很多從業者放棄了對於電影思想性和藝朮性的追求,使粗制濫造的低劣之作充斥院線,觀眾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只能退而求其次。
?
可見,“受眾”並不是沒有判斷力,更不要想噹然認為“老百姓”就會為“三俗”買單,機場接送。電影市場上的生產、傳播和接受規律,也適用於網絡空間——好東西不去佔領,壞東西就會大行其道;好內容佔領了網絡空間,低俗惡俗、氾娛樂化就會受到擠壓。人們明明對好東西有需求、有向往,我們的內容生產者、傳播者和平台,還能無動於衷嗎?
噹人們質疑某些商傢假貨橫行的時候,有人辯解說“老百姓有需求,他們買不起高價正品”;噹人們質疑網絡空間充斥著庸俗、低俗、惡俗的“氾娛樂化”內容時,有人辯解說“老百姓喜聞樂見,這樣能帶來流量”……
?
古往今來,人性都復雜多元,其中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作為網絡媒介的受眾,人們既會審美求善,也有可能審丑逐臭。色情、暴力、無聊、荒誕,這些過度娛樂和“氾娛樂化”的內容確實可以迎合人性中的陰暗一面,給人帶來感官刺激,甚至令一些意志薄弱者沉溺其中,慾罷不能。
?
再者,斷言那些低俗、惡搞、氾娛樂化的內容,就是“老百姓的需求”,也實在太過武斷和荒謬。
?
客觀地說,對於網絡空間裏的信息內容,既不必諱言通過娛樂甚至審丑來追求快感的本能,也不能忽視人們審美求善的需求。人的需求本身就是復雜多元的,而在面對具體內容時候就如水寘瓶,瓶子的形狀往往決定著水的形狀——正面、健康、積極的內容,可以激發人們審美求善的需求,相反,庸俗、低俗、惡俗的信息內容,則會縱容人們的低級趣味。
?
?
“需求決定供給、有需求就有供給”被一些人奉為金科玉律,它輕易就溢出了應該嚴格限定前提的商品市場領域,簡直要“放之四海而皆准”了。
?
?
有些人認為,消費就是市場,潛在消費就是潛在市場。生產者和經營者的商業活動,就是要不斷挖掘人們的潛在慾望,甚至不斷創造新的慾望,以不斷創造新的市場需求。他們簡單地把一般商品的市場規律推廣至文化產品、精神產品領域,認為是“概莫能外”。在這種錯誤認知指導之下,一些網絡內容生產者大量生產色情、暴力、低俗的網絡信息產品,菸垢,不遺余力地炒作明星名人的婚戀緋聞,制造惡俗低俗的視頻信息,一些傳播者和網絡平台借助“前沿算法技朮”來挖掘人性中的陰暗一面,發現人們最隱祕的慾望,然後通過相應的網絡信息產品去迎合它、滿足它。
到了今年,這種讓觀眾揹鍋的奇談怪論,更是在現實面前不值一駁。在今年暑期檔,隨著《我不是藥神》《紅海行動》《動物世界》等一批優秀國產影片上映,國產影片收獲了多年不見的好票房和好口碑。在眾多優秀影片可供觀眾選擇的情況下,一批“爛片”應聲而倒,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雙重滑鐵盧。
?
一樣道理,任何一個市場體係都具有內在的倫理道德要求和外在的法律規範制約。任何一個社會,也都擁有法律法規、倫理道德、公序良俗所搆成的行為規範體係。一方面,要通過法律法規和各種制度機制來堵住“惡之門”。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倫理教化來抑惡揚善,從而使人性中向往真善美的一面得到高揚,追逐假惡丑的低級趣味受到貶抑。
?
對於內容生產者、傳播者和網絡平台來說,這絕不是不可控的。片面強調某一方面的“受眾需求”,實際上是回避了他們正面引領和引導受眾需求的社會責任。
然而,受眾有“需求”,內容生產者、傳播者和網絡平台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迎合這種需求嗎,傳播妹?噹然不是。
?
?
?




歡迎光臨 台灣學習教育網-專業的學歷教育機構 (https://taiwanstudy.com.tw/) Powered by Discuz! X3.3